
精美的照片吸引了不少市民到现场观展。
7月23日,“镜纳山河——刘宪忱宁夏风光摄影作品展”于宁夏美术馆正式启幕。本次展览精选宁夏本土摄影家刘宪忱创作的54幅代表作,以光影艺术生动诠释“塞上江南”的自然风骨与人文积淀。
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黄河奔流397公里润泽沃土,贺兰山挺立阻隔沙海,六盘山涵养绿意,共同雕琢出“一河三山”的独特地貌。大漠、绿洲、高原在此交织,不仅孕育了富庶的塞上粮仓,更成就了“两沙一陵”等承载千年文明的人文地标。此次展出的作品以宏阔视角呈现黄河穿行苍茫大地的雄浑气魄、贺兰云海掩映古长城的壮美画卷、六盘秋色浸染梯田的诗意之境,兼具艺术感染力与历史叙事性,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宁夏“一日阅四季”的生态奇观。
刘宪忱自上世纪70年代起深耕宁夏风光摄影,曾任宁夏农业展览馆专职摄影师。几十年来,他跋涉于高山大漠之间,用镜头记录黄土地的时代变迁。“摄影是探索美的永恒旅程。”年逾七旬的刘宪忱始终保持创作激情,其作品既展现塞北江南的温润灵秀,又传递西北山川的磅礴力量。展览中《云系山巅》《光缚苍龙》《西夏陵》等代表作,以极致光影刻画宁夏作为“中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的多元景观。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通过摄影艺术构建公众认识宁夏的新窗口。刘宪忱镜头下的宁夏,不仅是地理气候造就的生态奇迹,更是中华文明在黄河岸边的生动注脚。

展览中《沙湖晨霭》《贺兰晴雪》《西夏陵夕照》等代表作,以极致光影刻画宁夏作为“中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的多元景观。

影展盛大开幕。

观展市民用手机翻拍下精彩的展出照片。

观展市民用手机翻拍下精彩的展出照片。

刘宪忱镜头下的宁夏,不仅是地理气候造就的生态奇迹,更是中华文明在黄河岸边的生动注脚。

刘宪忱自上世纪70年代起深耕宁夏风光摄影,曾任宁夏农业展览馆专职摄影师。近50年来,他跋涉于高山大漠之间,用镜头记录黄土地的时代变迁。

年逾七旬的刘宪忱始终保持创作激情,其作品既展现塞北江南的温润灵秀,又传递西北山川的磅礴力量。

刘宪忱自上世纪70年代起深耕宁夏风光摄影,曾任宁夏农业展览馆专职摄影师。近50年来,他跋涉于高山大漠之间,用镜头记录黄土地的时代变迁。

本次展览精选宁夏本土摄影家刘宪忱创作的54幅代表作,以光影艺术生动诠释“塞上江南”的自然风骨与人文积淀。

大漠、绿洲、高原在宁夏交织,不仅孕育了富庶的塞上粮仓,更成就了“两沙一陵”等承载千年文明的人文地标。
(宁夏日报记者 马楠 王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