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10月29日电 (记者 于晶)10月29日,宁夏银川市民王女士来到国网银川供电公司金凤CBD供电营业厅办理用电业务,一台搭载智能屏幕的机器人主动迎上前,通过语音交流快速识别市民需求,并引导她至相应服务区域,全程高效顺畅。这一便捷体验,源于国网银川供电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供电服务+智能班组”模式的智能供电营业厅,标志着市民办电服务迈入智慧化新阶段。

智能供电营业厅建设有集中运营管控中心,可实现业务办理数据、营业厅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客流量及人员行为的智能视觉识别,以及多机器人的协同调度。智能供电无人化营业厅分为办理区、缴费区、等待区和展示区,共配置4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由一名“机器人班长”和三名功能型机器人共同组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协同算法,对每个机器人进行角色设定和任务分配,电力客户不仅可以在机器人操作界面进行电费缴纳、业务办理、电费账单智能打印等功能,还可以与机器人进行对话来办理业务,成为随叫随到的“智能助手”。机器人内部分工明确、协同高效——若某位“成员”业务繁忙,“班长”会及时调度支援;遇到较为复杂的业务场景,机器人则会主动引导客户至人工柜台继续跟进。此外,机器人还兼具营业厅讲解、公示信息查询等拓展功能,实现业务办理与营业厅管理的“双智能化”。

智能服务机器人集成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针对电网营业厅进行深度训练,生成符合人类偏好的回答,准确理解电力客户语义,并给出智能化回应,减少人工窗口排队时间,使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长平均缩短10分钟。通过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机器人配套了脸部表情包,在智能领会客户情绪表达的前提下,配合语音,以及头部与身体动作,增加与客户的亲密度,为电力客户提供更好的人工智能体验。智能服务机器人还集成了激光即时定位与建图(SLAM)及视觉导航算法,能够准确识别营业厅中的障碍物,并可根据办理业务的语音指令,自主规划行走路径移动到指定办理位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