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情暖重阳。10月25日,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到来之际,宁夏政协无党派界别在银川市兴庆区西塔社区开展“重阳节”敬老服务为民活动,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核心,旨在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副主席许宁,秘书长曹志斌参加。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副主席许宁和参加活动的老人一起制作重阳糕。
活动伊始,政协委员们与辖区居民代表一同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尊老敬老的故事。大家从视频中的一个个画面、一段段讲述,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帮扶,将尊老爱老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自治区政协常委、无党派界别召集人施晓军主持当天活动。

参加活动人员一起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尊老敬老故事。


自治区政协委员牛尔惠、马国庆为“孝老爱亲奖”“孝心守护奖”“夫妻和睦奖”“真情坚守奖”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与奖品。
为进一步弘扬敬老孝亲美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自治区政协无党派界别联合兴庆区华林社区,评选出一批敬老孝亲模范。在温馨庄重的氛围中,“孝老爱亲奖”“孝心守护奖”“夫妻和睦奖”“真情坚守奖”逐一揭晓。自治区政协委员马国庆、牛尔惠、宝玲玲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与奖品。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关宁国,提前为每位获奖者精心题写了四字吉语,笔墨间饱含深情祝福。

获奖代表、真情坚守奖获得者张永功讲述多年来与儿子共同照料老伴的日常,话语朴实却满含深情。

社区居民杨慧荣分享照料88岁患脑梗的父亲的日常点滴。
在热烈掌声中,获奖代表张永功与华林社区代表杨慧荣先后分享日常里的“孝亲故事”。“我每天照顾老伴的日常起居,儿子有空就帮着按摩。日子虽平淡,可看着老伴眼里有光,就觉得值。”张永功讲述多年来与儿子共同照料老伴的日常,话语朴实却满含深情。清晨的热粥、深夜的守护,如细碎星光拼凑出动人的亲情画卷,让温暖在现场悄然蔓延。杨慧荣则分享了照料88岁患脑梗的父亲与患老年痴呆母亲的日常点滴:“父亲行动不便,我就每天扶他慢慢走;母亲记不清事儿,我就把家人的名字写在卡片上,一遍遍念给她听。”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透着坚守与责任。在场不少人员红了眼眶,指尖轻拭眼角泪花,现场满是感动与共鸣。

华林社区艺术团带来舞蹈《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用动人的舞姿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兴庆区华林社区居民贾志文带来男声独唱《歌唱祖国》,让大家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温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发言环节的感动尚未褪去,华林社区艺术团演员便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登台,为现场增添了更多活力与温情。伴随着熟悉的旋律,舞蹈《毛主席话儿记心上》率先亮相,演员身着舞蹈服饰,轻盈步伐诉说岁月故事,舒展舞姿藏着对伟人的深切敬仰。由社区居民贾志文带来的男声独唱《歌唱祖国》,以浑厚嘹亮的嗓音、饱满炽热的情感,将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每一句歌词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旋律响起,全场人员不自觉地跟着打节拍,浓浓的爱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活动现场,自治区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牛尔惠将提前精心书写的寓意吉祥的“福”字,逐一赠予在场老人。每一笔都饱含对长者的诚挚祝福,老人们接过“福”字时,脸上满是欢喜。

自治区政协委员宝玲玲(左)、马国庆(中)与大家一起制作重阳糕。

社区工作者与参加活动的老人一起制作重阳糕。
“共制重阳糕”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大家围坐在餐桌旁,揉面、塑形、点缀食材,动作间默契十足。餐厅内笑声不断,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韵味愈发浓郁。老人们纷纷表示要把这份节日的美好祝福带回家,传递给每一位亲属。

社区居民禹自力为大家带来女声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社区居民带来舞蹈《苹果香》,用灵动的舞姿演绎香甜与喜悦。

华林社区居民李永平为大家带来二胡独奏《赛马》《喜唱丰收》,跳跃的舞姿令人心欢,悠扬的弦音更添韵味。

华林社区居民李永平、禹自力、顾兰芳带来小品《银龄志愿者》,展现社区志愿者的动人故事。

参加活动的老人们齐聚一堂,享受低碳美食。

自治区政协常委、无党派界别召集人施晓军(右二)为参加活动的老人送上伴手礼。
据了解,自2023年起,自治区政协无党派界别便以传统节日为纽带,联合社区常态化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重要节点,均有暖心行动落地。截至目前,该界别联合银川市华林社区、中寺社区等7个社区,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邀请老党员、老军人、老模范共聚交流,已累计开展9次敬老主题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如同架起政协委员与社区老人之间的“连心桥”,不仅有效丰富了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以实际行动凝聚人心,让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传递新温度。(华兴时报记者 罗 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