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记者从宁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获悉,力争到2030年,我区将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宁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今年我区编制出台《宁夏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不同区域、旱作、渠灌、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各县(区)从顶层设计上优化建设布局、完善政策措施、明确建设时序、强化要素保障。
工程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结合近期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我区严厉查处项目实施中的偷工减料、跑冒滴漏等突出问题,通过明察暗访、约谈通报等措施,全力保障农田基础设施正常发挥效益。我区发挥《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链条管理流程图》的指导作用,严把工程立项审批、招标投标、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各环节质量关,规范推进项目建设管理,坚决遏制新增问题发生,确保建一亩成一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做好建后管护是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完善项目建后管护制度,指导地方落实管护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同时,积极探索引入保险机制、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等市场化方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机制,切实做到建得好、管得也要好。目前,平罗、利通、海原、彭阳等县(区)已建成推动高标准农田“投建运管”一体化发展模式,统筹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和质量,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宁夏日报记者 赵磊 裴云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