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9月24日电 题:宁夏“三个一”服务产业团泾源行:智汇乡村沃土 助推振兴提速
作者 徐英凡
9月22日至23日,由宁夏党委统战部组织的“三个一”服务产业团走进泾源县,开展专题帮扶活动。来自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生态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培训、供需对接等形式,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调研摸实情:把脉产业痛点开良方
泾源县作为宁夏乡村振兴重点县,肉牛、中药材、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是群众增收的“主引擎”。22日,服务团分三路深入产业一线开展调研。

在六盘山镇周沟村中药材基地,生态保护服务团详细了解“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示范+大户引领+农户参与”的多元发展模式,针对中药材种植的施肥用药等关键技术进行指导。肉牛滩羊产业服务团考察了源牛(宁夏)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运营情况,调研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带农模式的实际成效。冷凉蔬菜服务团在泾河源镇南庄村萝卜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实地勘查发现地蛆危害、霜霉病风险等问题,现场为种植户提供防治建议。

一天的调研,服务团既摸透了三大产业的“家底”——模式、规模、带动效应,更精准锁定了施肥用药、病虫害防治、饲料管理等痛点,为后续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培训强技能:田间课堂促增收
23日,“干货满满”的技术培训在养殖棚舍、蔬菜大棚接连开讲。在宁夏六盘山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园区内,肉牛滩羊产业服务团团长梁小军围绕“母牛孕期精准饲喂”的饲料配比、“犊牛常见病快速防治”的症状识别等主题,结合案例讲解与现场演示,为养殖户和管理技术人员答疑解惑。“这些技术太实用了,村里还有很多养殖户没过来,我回去得把这些知识好好讲给他们听,让大家都能用上专家教的‘养殖妙招’。”香水镇下桥村党支部副书记马保华边记笔记边感慨。

另一边的王成蔬菜种植基地,冷凉蔬菜服务团团长刘媛立足田间地头,围绕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开展现场教学。针对种植户提出的粘虫防治等问题,专家给出“理化诱控代替打药”等具体解决方案。这种“面对面”的培训方式,让农户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有效提升了基层从业者的专业技能。
供需对接促落地:资源下沉赋能产业升级
23日下午,宁夏“三个一”服务团与泾源县产业发展供需对接会在县政府会议室召开。5项帮扶协议、3项技术转化协议、8万元捐赠物资逐一落地,总投入达310万元。

其中,肉牛产业方面,“母牛带犊营养与饲养”专项协议将直接降低养殖成本;投资290万元的“肉牛本土特色全混合日粮调制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将推动肉牛养殖向精细化转型。冷凉蔬菜产业将建设病虫害防控示范点,生态保护领域将建立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检测试验站。技术转化方面,“肉牛健康养殖及养殖场粪污无害化技术”预计将降低泾源肉牛发病率20%,提高综合效益10%;“金莲花规范化种植技术”将填补当地中药材研发空白……
泾源县委副书记、政府副县长王树强表示,服务团不仅带来了技术和资金,更带来了发展信心,今后泾源县一定把这些资源用好用实,让产业更旺、群众的日子更甜。
延续“三个一”动能: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
此次泾源行,是宁夏“三个一”服务活动深化拓展的生动缩影。2025年上半年,该活动已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服务格局:枸杞产业服务团打通“技术—市场”链条,助力“小红果”变“致富果”;葡萄酒服务团解决多地酒庄技术难题,推动产业提质;生态服务团引进49种林木新种质资源,为绿色发展储备“良种利器”……各领域服务团持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群众,以专业服务书写“智惠宁夏”答卷。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三个一”服务产业团不断汇聚推动宁夏高质量发展的力量,让智慧在乡村沃土生根发芽。正如服务团成员所言:“乡村振兴需要持续发力,我们将继续扎根一线,用‘智’与‘力’为宁夏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