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社会
“把固原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来自北京老干部宁夏固原康养行的报道
2025-09-10 17:39:50 来源:华兴时报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流激荡、野河谷静谧如世外桃源、隆德老巷子民俗浓郁、彭阳梯田叠翠如画……连日来,北京老干部宁夏固原康养行成员李加里用镜头一一记录下这些画面,并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在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和抖音平台,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与点赞,成为传播固原之美的一扇窗。

  “六盘山不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更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这次康养之行收获颇丰。我们老同志有责任宣传宁夏、讲好固原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里、向往这里,共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9月9日,李加里边向记者展示手机相册,边分享此次康养之行的感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本次康养行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状况,行程舒缓宽松。年近八旬的李加里在参加集体活动、聆听讲解之余,坚持用手机记录沿途风光,在团队中显得格外忙碌。溪流旁,她蹲身找角度,捕捉流水奔涌的瞬间;老巷里,她俯身抢拍同伴制作手工艺品的欢乐场面;梯田边,她高举双臂,试图将丰收的大地全景纳入镜头……有时候,步行时间一长,活动量增大,她的腿脚就会泛起酸软。即便如此,她对记录固原之美的热情丝毫未减。

  李加里(中)用镜头记录固原珍贵文物。

  “我年轻时就喜欢摄影,但工作繁忙,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也赶上了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就跟着年轻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拍摄,还琢磨着用起视频剪辑软件,在各大社交账号注册个人账户,发布自己的作品。平时出门遛弯、旅游,都喜欢拍点照片、视频记录生活。这次来宁夏,观赏到固原的别样风光,也想分享给更多人。”李加里笑着说,短短几天,她拍下了数百张照片、几十条视频。

  结束白天的行程,晚上回到酒店,李加里细心整理当天拍摄的素材,配合简短的文字制作成主题鲜明的短视频,发布完成后,才会安心休息。“这些天,有很多亲朋好友给我发消息,反馈看到我发布的视频,被固原的风景所吸引,也打算来走走看看。”李加里言语间满是自豪,“回到北京后,我还要继续宣传固原,让这座‘宝藏城市’被更多人看见。”

  “把固原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些天来,这句话已成为康养团中的高频共鸣。老同志们一路行走,不仅沉醉于固原的自然美景,更被这里淳朴的民风、多彩的民俗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打动。

  老同志们畅游在秋日里的古村落。

  “风光无限,六盘山上见。重峦叠嶂连霄汉,一幅壮丽画卷。曾经风雨征程,而今伏虎降龙。更有莺歌燕舞,告慰在天英灵。”康养行成员柴晓钟登上六盘山,眺望群岭,心潮澎湃,即兴写下这首《清平乐·六盘山》。他以词纪行,抒发心中的震撼与感动,致敬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峥嵘岁月,并将这首词发送到团队微信群,老同志们纷纷点赞转发,共同颂扬六盘山的红色故事。

  “固原人特别真诚,聊天说的都是心里话。”团队成员张海坤感慨道。在隆德县红崖老巷子民俗村,许多小店售卖农特产品和非遗手作,物美价廉。村民介绍商品时没有华丽辞藻,只说“都是自家种的、自家做的,放心用”,见到老同志还热情招呼坐下歇脚,这份朴实让大家倍感温暖。

  在固原市博物馆,老同志们沉浸式体验了“丝路华章”的厚重与璀璨。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清晰纹样,到秦汉青铜兵器传来的历史寒光,再到隋唐丝路文物闪耀的辉煌过往,一件件展品如立体史书,娓娓讲述着固原作为丝绸之路要塞的重要地位。“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交流史的缩影,今天能亲眼看到这么多珍贵文物,非常震撼!”大家一边聆听讲解,一边认真拍摄记录。

  须弥山石窟再现了固原作为丝路重镇的辉煌历史。

  在须弥山旅游区,当看到千年石窟群依旧保留着精美造像与壁画时,老同志们更是赞叹不已。“在这样的山野中,竟有如此宏伟的石窟,古人的智慧与毅力实在了不起。”“一定要拍下来,让更多朋友感受固原的历史底蕴。”“原来除了敦煌、云冈,固原的须弥山石窟也这么独特!”……声声赞叹,传递出他们对这片土地历史文化的由衷敬仰。

  康养行成员近距离观赏石刻艺术并拍照留念。

  几天的康养行下来,老同志们的手机相册里定格了许多固原的美景与文物,笔记本上写满了见闻与感悟,心里更是装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他们正用最真诚的分享——一段视频、一首诗词、一次讲述,让更多人看见、听见、感受到这座西北之城的深厚魅力,也让固原的故事,传得更远、更广。

  (华兴时报记者 陈敏 邓蕾 见习记者 李晨雨 文/图)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