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区高层次人才“进企下乡行”项目启动会暨自治区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授牌仪式上获悉,自治区党委人才办、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等多部门深入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畅通校企合作渠道,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为推动宁夏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作为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点。为破解学科专业设置适应性不强、直接服务产业发展人才少、专业人才数量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我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全力为校企双方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对接校企双方需求,引导人才到经济主战场发挥作用,推动高校不断调整优化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培养更多急需紧缺人才,真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经过不懈努力,我区校企合作已逐步展现出新气象,特别是产业与人才的深度融合、企业与院校的有机结合、教育与科技的全面契合、服务与创新的有效整合取得了新成效,打造了“院校育人才、产业聚人才、人才助发展”的校企深度合作新格局。
为进一步畅通校企合作渠道,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我区谋划实施“进企下乡行”项目,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等联合支持建设了第一批自治区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全力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全力支持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扎根基层一线,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据介绍,我区将高标准建设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一批高水平卓越工程师,深化各院校与企业合作交流,协同培育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把教育领域、产业领域人才优势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强劲动能。(宁夏日报记者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