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社会
把课堂搬进森林,宁夏师生“进山研学”
2024-11-12 10:00:29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为进一步增强全区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引导青少年走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环境。今年以来,自治区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五市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林业和草原局及相关单位,在区内各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研学基地累计举办8场以“关注森林,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为主题的“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活动”,参加师生逾700人次。

  学生们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森林徒步。

  研学活动中,学生们在贺兰山与岩羊亲密互动,欣赏生态修复后的贺兰山美景,在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感受湿地鸟类的栖息环境,了解上一代人对黄河湿地的保护和治理,在惠农区探索实施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修复的生动实践,聆听“煤山如何变青山”的生态修复蜕变过程,在白芨滩防沙治沙一线,见证沙漠变绿洲的奇迹,在青铜峡市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观看实时监测到的动物活动情况,学习保护新引进麋鹿的重要性……

  “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活动”在全区各地开展。

  把课堂搬进森林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在森林里收集火炬树、侧柏等树木标本,在画布上自由拓印制作DIY植物标本,在腾格里沙漠动手体验草方格扎设,在湿地公园利用彩纸、木条等材料,结合传统榫卯结构技艺,亲手制作非遗荷花灯……森林徒步、生态观察、文化体验,全区各市县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通过以游促学的方式,在研学过程中,设置观看宣传片、集体诵读、趣味问答等环节,让学生们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掌握森林草原防火、禁毒、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生态建设的不易,进而增强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生们在画布上自由拓印制作DIY植物标本。

  “让青少年通过听、闻、触的感官体验,使自然教育回到自然,点燃青少年心中绿色梦想,埋入绿色种子。”自治区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研学活动以“关注森林,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为切入点,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生态建设的实践能力,提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一步,自治区林草局将继续发挥国家林草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自然保护区等阵地优势,积极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责任,深入开展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探索青少年自然教育创新模式,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青年一代的自觉,将更多绿色梦想的种子根植在青少年的心中。(宁夏日报记者 马雨馨)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