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闫文丽)7月12日,宁夏固原市30名视力残疾人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定向行走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截至目前,宁夏“光明之家”康复服务项目已惠及337人,帮助视力残疾人自信独立走出家门,积极主动融入社会。
据了解,定向行走是视力残疾人最基本的特殊需要之一。视力残疾人可以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平衡觉、运动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路标、线索、室内外编码系统、度量、心理地图等定向信息。同时生活中,视力残疾人还可以借助别人的帮助和指导迅速准确地定向。现代科技也为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如电子助行器、导盲犬等都有助于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
2019年宁夏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光明之家”康复服务项目,是指以做白内障手术为主,以心理康复为先导,重建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为辅助的一项公益服务活动。救助条件为具有宁夏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优先服务,且符合项目具体要求的中途致残视力残疾人,优先救助生活困难和就学就业阶段的中途致残残疾人等。
今年,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中心发现固原市部分视力残疾人因路途遥远、出行不便等原因不得不放弃“光明之家”康复培训。针对这一难题,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决定将定向行走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班培训地点设在固原市,确保有康复需求的视力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便捷、有效的康复训练服务。
本次训练班让学员们通过“以盲教盲、明盲共融”的方式,学习盲杖使用、定向行走、导盲随行等操作技能,制定了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拟定了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计划,在报到当晚安排了消防安全培训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学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此外,培训组每晚都为学员们安排无障碍电影、盲用扑克牌、跳绳比赛等文体康复训练,丰富了学员课余生活。(图片由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