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秋收接近尾声,迎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时期。10月13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目前全区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度已完成年度总任务的50%,累计投资近40亿元。其中,完成高标准农田79.85万亩,占总任务的84%,高效节水农业工程26.69万亩,占总任务62%。
粮以田为基,农以田为本,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规划统筹,分区布局,精心组织,建管并重,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多次被农业农村部树为典型并在全国会议交流发言,有力支撑了我区粮食十八年连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今年我区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9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16.5万亩),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工程43万亩,开展平田整地127.5万亩,清挖整治沟道10574.82公里,清理整修渠道16941.52公里,铺设管道7495.84公里,整修农田道路10835.85公里,建设农田林网3.88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4.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920平方公里,增施有机肥214.14万亩,耕地深松101.52万亩,秸秆还田180.47万亩,改良盐碱地14.35万亩。
9月、10月份是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黄金期,各地抢抓秋冬季有利时机,早安排早部署,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发动群众清挖整治沟道、清理整修渠道、田间道路,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河长制等工作相结合,做到“沟、渠、田、林、路、村庄”综合整治。不断加大施工机械、人员投入数量,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同时,各地把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农业项目作为秋冬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战场,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公示制“五制”管理要求,坚持“三早两快”工作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工程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见效。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包点、包线、包片、包任务、包质量和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定标准、定奖罚;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三无六直一平整”的标准和“一沟一渠一路”的模式,严把质量关,整治一片见效一片。
“随着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不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成为‘设施配套、全面节水、道路畅通、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优质安全、科技先进、节本增效、生态和谐’的高标准农田,农业基础不断夯实,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升,土地的产出能力稳步提高,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也增强了他们耕种的积极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厅将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各项工作,把好质量关、安全关,力争2025年高标准农田达到1200万亩,2027年达到1400万亩,基本农田实现全覆盖;2025年累计建成高效节水农业685万亩,灌区总体覆盖率超过60%,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宁夏日报记者 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