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早晨,银川气温骤降,兴庆区月牙湖乡的田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当地2000亩白玉山药迎来集中挖收期,一箱箱笔直粗壮的山药正从沙土中被“请”出,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

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白玉山药喜获丰收,村民在田间忙碌采挖、分拣。
当天上午,记者走进山药种植基地,只见8台挖掘机正有序作业,将山药垄上的覆土挖开,形成一道道深沟。务工村民紧随其后,用筒锹在1米多深的沟壑中挖掘山药。另一旁,负责搬运的村民迅速将采收的山药运至田埂,整齐码放在一排排小型集装箱内,等待装车发运。

挖机先精准挖出深约1米的沟,人工再加入进行采收。
一根根形态饱满的山药整齐码放在地头。

村民在田间及时整理收获的山药。
“我们从国庆节就开始挖收,一直要持续到10月底,整个周期大约50天。”宁夏华泰农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峰彪介绍,今年月牙湖乡白玉山药丰收,亩产可达7000斤,已经陆续发往四川、重庆、广东等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村民们将严选的山药细心装车,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金疙瘩”即将发往四川、重庆、广东等地。
月牙湖乡的沙壤土质疏松透气,特别适宜种植山药。因此,这里出产的山药条形笔直、皮薄质嫩,肉质细腻洁白,甜度高、糯性好,深受市场欢迎。张峰彪一边介绍,一边折断一根山药向记者展示。山药的断面雪白诱人,咬一口,口感脆嫩,带着清甜。他自豪地说:“我们有信心说,月牙湖的白玉山药品质在全国都数一数二!”近期,以月牙湖乡的白玉山药为代表的“兴庆山药”还入选了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据了解,月牙湖乡自2018年起开始规模化种植白玉山药,目前已形成稳定的产业基础。规模化种植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也为当地移民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张峰彪告诉记者,仅在采收季节,每天就有近200名周边移民前来务工。“大家7时开工,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17时30分收工,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还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种植技术。”(宁夏日报记者 王鼎 马丽 实习生 卢毅 樊家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