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社正文
搜 索
首页 - 宁夏万象
宁夏泾源:“美丽庭院”建设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3-09-15 09:00:54 来源:宁夏新闻网

  “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这是对庭院最好的诠释。近年来,宁夏泾源县持续把“美丽庭院”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在各乡镇全面推进以“居室美、厨厕美、院落美、绿化美、家风美”为标准的“美丽庭院”建设,动员和引领广大群众着力改善宜居环境、培育文明新风,以庭院“小美”汇聚乡村“大美”,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用力刷新乡村“颜值”,扮靓群众幸福生活。

  走进冶家村,一排排整齐的院落错落有致,或是干净整洁、古朴典雅,或是静谧安逸、生机盎然。来到村妇联主席蒙秀珍家中,庭院里里外外干净整洁,厨房卧室物品摆放整齐,卫生间无异味,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他们利用闲置房间经营农家乐,被评为自治区“五好家庭”,是周围邻居学习的榜样。在蒙秀珍的带领下,得益于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的大力扶持,该村已建成运营农家乐135户,带动就业1200余人,旅游经济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0%以上。冶家村先后荣获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现在房子、院子、厕所都变了新样子,越来越爱收拾了。”提起家里的变化,蒙秀珍高兴地说。

  新民乡马河滩村利用“出户入园”后的闲置牛棚和庭院,大力发展庭院菌菇产业,种植平菇82户8.2万棒、木耳30户3万棒、西红柿1.13万株、辣椒1.62万株、黄瓜1.13万株,辐射带动周边杨堡、张台、照明等村26户农户种植菌菇4.6万棒,户均收入6000到1万元,充分调动了留守老人和妇女等剩余劳动力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一株株小小菌菇如同一把把“致富伞”,在产业兴旺的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像我一样的妇女以前围着锅台转,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菌棒是政府补贴的,自己不出钱,蘑菇卖了挣上钱都进了自己腰包,今年收入在七八千元以上。”马河滩村民于彩霞高兴地对记者说。

  “美丽庭院”与“产业经济”“文化乡愁”融合,实现了庭院整洁与农户增收双赢,香水镇新月村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擦亮生态底色,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一座座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错落有致的仿古特色民居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村民于永文用打工挣来的钱开起了一家名为“老家农舍”的民宿,暑期时间住满了游客,今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他还带动邻居们开了9家民宿。美丽庭院,带旺了新月村的人气,更给老百姓带来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成为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泾源县妇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泾源县将继续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互观互检、互学互促、示范带动及积分超市奖励等方式,引领更多妇女和家庭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巩固“美丽庭院”建设成果,进一步发挥妇女在家庭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美丽庭院”建设让村庄整洁起来、人居环境美丽起来、乡村振兴底色鲜亮起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宁夏新闻网记者 丁炜勇 李东 文/图)

专题
友情链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