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在京举行。大会对全国“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进行了表彰。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凭借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成为乡村养老服务的优秀典范。

“全国敬老文明号”是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起的国家级创建活动,是社会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每三年开展一次评选表彰,该活动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创建范围涵盖各级涉老部门、为老服务组织及公共服务窗口,采用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体系。
李士村有60岁以上老人228人,占户籍人口的21%,其中特困老人64人、残疾老人12人、独居老人11人。面对“人数多、设施缺、观念旧、服务少”的农村养老困境,为“留守老人”解决“生活无人帮、精神无人陪、农田无人种”的困境,村“两委”提出了“党建引领互助养老”的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统筹政府、集体、社会方面的服务资源,整合党员、村民、志愿者等服务力量,深化党员“挂联诺”机制,在村一级成立养老服务队伍,实施网格化管理,精准建立老人档案并制定个性化服务措施。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养老服务中心,配备多功能活动室及设施,形成“1中心+1队伍+N户”服务机制,为健康与失能老人分别提供集中活动与上门服务。将“子女赡养责任”写入村规民约,设立“养老红黑榜”,对孝顺子女、互助典型张榜表扬,对不孝行为公开批评教育。鼓励引导常住户与邻近独居老人户建立“一对一”结对关系,发挥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天然优势和“远亲不如近邻”情感纽带。同时,老人们各自发挥专长自发形成“互助小组”,“被照顾者”,也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
从“脱贫攻坚样板”到“养老服务标杆”,李士村用党建红点亮夕阳红,以互助情温暖老人心,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路上,一个老人都不能掉队”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