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10月26日电 (记者 杨迪)位于宁夏石嘴山市的平罗黄河大桥处,一辆辆货车正有序通行。但在一年前,超限车辆损坏乡镇道路、噪音扰民等现象还时有发生。治超难点问题是如何化解的?近日,记者走进宁夏交通运输厅执法监督局(以下简称执法监督局)了解“三桥同治”工作开展情况。

黄河大桥是连接石嘴山市东西两岸、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交通命脉,市域所辖的石嘴山黄河大桥、红崖子黄河大桥、平罗黄河大桥(以下简称“三桥”)遥相呼应,2024年三桥通行量达807.28万辆次,其中货运车辆通行量达401.75万辆次,其安全畅通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石嘴山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货运车辆流向发生显著变化,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问题呈现跨省区域、流动性强、隐蔽性高等特点,传统的单点治理只会让另一端问题更加突出,容易引发交通拥堵、超限车辆汇聚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自今年以来,执法监督局对石嘴山市域所辖的石嘴山黄河大桥、平罗黄河大桥、红崖子黄河大桥实施“三桥同治”一体化监管。
据介绍,执法监督局打破“单桥治理”的传统模式,通过非现场执法、“聚合式”流动治超、专项集中整治、约谈运营企业等举措,整合“三桥”执法资源,构建“一体监管、协同联动、科技赋能、精准治理”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形成高效的执法合力。
执法监督局石嘴山分局优化平罗黄河大桥环境,对平罗黄河大桥实施提级管控,将G244线K59非现场执法数据接入分局指挥调度室,组织执法力量开展4轮集中整治,依法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99辆次,其中“百吨王”24辆次,K59非现点预警货车超限率已由治理前的9.6%显著下降至目前的0.99%,当前数据合规率达99.01%。
针对红崖子黄河大桥治超工作,执法监督局石嘴山分局督促红崖子黄河大桥收费站加强预检站值守力量,严格落实称重检测规定,强化ETC车道实时监控,重点防范车辆跟车闯卡、篡改车型信息等违规行为。
针对石嘴山黄河大桥拥堵问题,执法监督局石嘴山分局依托国道109线K1114和K1118两处非现场执法点,对货运车辆实施不停车称重预检,显著提升桥梁设施安全与通行效率,有效降低车辆排队检测产生的噪声影响。
此外,执法监督局还结合石嘴山黄河大桥、红崖子黄河大桥、平罗黄河大桥的实际情况与管理特点,指导石嘴山分局研究制定了《“三桥同治”一体化监管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通过深化科技应用、加强区域联动、广泛宣传引导等治理手段,严查绕行避检行为,切实提升监管效能,营造社会共治氛围。整体工作于2025年10月中旬启动,至2025年12月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集中治理和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其间将在三座黄河大桥区域组织开展集中整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据了解,“三桥同治”一体化监管新模式实施以来,不仅优化了区域环境,探索创建治超工作新模式,更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综合效应。今年以来在三座黄河大桥区域累计检测货运车辆645.29万辆次,查处超限车辆1002辆次,非现场执法货运车辆运输合规率达99.01%,备勤响应值守和精准拦截在2分钟内即可完成,“备勤值守+流动稽查+科技监控”相结合的24小时不间断监管模式初具雏形,交通运输执法多系统和装备协同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检验。
“三桥同治”一体化监管是宁夏交通运输部门在超限超载治理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实践。下一步,宁夏交通运输厅执法监督局将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守护好黄河大桥安全畅通,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