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10月24日电 题:一条路写就乡村振兴故事
作者 杨迪 徐晴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一条名为中航路的交通动脉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面貌,它不仅缩短了城乡距离,更成为产业腾飞的引擎和村民出行的“幸福路”。

近日,走进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崭新的中航公路蜿蜒着从层峦叠嶂的罗山脚下和空旷辽阔的航空航模基地穿越而过,串起葡萄酒、黄花菜、甘草、旅游等产业发展的金丝带,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注入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新收的葡萄最怕颠簸,以前路况差,运输中酒质难免受影响。”东方裕兴酒庄首席酿酒师吴秀勇告诉记者,中航路通车后,平稳的运输环境为葡萄酒品质上了一道“保险”。
道路的延伸,也打开了酒庄的“大门”。“以前土路坑洼,现在平整又安全,中航路就是我们的地标。”东方裕兴酒庄助理酿酒师、技术总监张志学说。这位从西吉县移民至红寺堡的青年,亲历了中航路变化的过程,他从最初月入2000元的技术工人成长为助理酿酒师,收入翻番的背后,是道路畅通带来的产业繁荣与个人发展空间的拓宽。如今,他身兼酿酒、销售、直播多职,见证了道路如何引来人流与商机——每年超过5000人次的客商、研学团队和葡萄酒爱好者沿中航路慕名而来,与此同时,酒庄年产的20余万瓶佳酿通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线上订单更是络绎不绝,将宁夏的“紫色名片”传得更远。

据了解,红寺堡区肖家窑葡萄产业园位于中航路东南侧,2025年,酿酒葡萄产量3000吨,转化为葡萄酒1800吨,产值达1.4亿元。园区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产生了出土、田间管理、采摘等用工需求,带动周边上源、中圈塘、南源等村群众务工达15万余人次,累计实现务工创收1500余万元。

中航路带来的效益远不止于酒香,更是周边移民的“生计路”。位于中圈塘村的宁夏岐黄圣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400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同时带动周边18个村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中药材达到10000余亩。目前,中航路服务带动沿线镇村发展黄花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5万余亩,群众收入高于红寺堡区平均水平。
“路好了,运输又快又稳,销量好了,我们的收入也实打实增加了!”在中圈塘村工作的工人乔金梅感慨道。宁夏岐黄圣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薛鹏伟算了一笔账,“道路畅通后,药材外运效率提升30%,每年仅田间管理就能创造4000余人次的灵活就业机会,支付劳务费用近300万元。”
“中航路的由‘通’变‘畅’,为沿线村庄、园区产业发展带来便利条件,促进了葡萄酒、黄花菜、甘草、养殖业等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切切实实增加了群众收入,真正是群众家门口的产业路、致富路。”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毅说。
路通,业兴,民富——红寺堡区的振兴故事,仍在延伸的里程中续写新篇。如今的中航路,也正承载着如张志学一样的移民群体,驶向收入更稳、家园更美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