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10月15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5日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获悉,今年以来,隆德县将促农增收作为重要任务,聚焦农民“四项收入”,从产业、就业、政策等多角度入手,探索“政府+市场”“特色+经营”“盘活+带动”“撬动+兜底”四项增收措施,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路径,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就业是民生之本。隆德县按照“稳就业、扩增量、提质量”的思路,构建“市场引领+政府引导”双擎模式,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创业支持等,以就近吸纳一批、稳产定岗一批、转移就业一批、服务安置一批等措施,持续释放岗位潜力、拓宽增收渠道。在劳务输出方面,隆德县聚焦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劳务输出,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点对点”精准输送、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方式,累计推动7612人实现有序转移就业,让劳动力外出务工更安心、收入更稳定。同时,隆德县充分激活劳务中介组织活力,建强“隆德县县级劳务市场+乡镇劳务公司+村劳务工作站”三级劳务服务体系,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经营主体联带、重点项目吸纳等多元途径,累计解决1.09万余名劳动力就业问题。
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的核心支撑。隆德县以“特色+经营”为抓手,在做强特色产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通过组建肉牛、蔬菜产业联合体,聚焦肉牛、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产业打好单品攻坚战,实现特色产业覆盖82.6%的农户。此外,隆德县健全产销对接、“村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代耕代种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20%以上农户深度参与产业“种加销”全环节,户均增收超2000元。
与此同时,隆德县以“盘活+带动”协同共进,激发财产性收入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转化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鼓励农户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隆德县还在固原市率先开展党建共同体试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立“443”模式,推动产业相近的村抱团发展,将党建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
为激活政策资金激发发展活力,做实民生保障兜牢底线,隆德县“撬动+兜底”双向发力,强化转移性收入支撑。发挥产业补贴资金使用效益,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90个,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达到69%。完善小额贷款贴息政策,推进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全年累计发放“富民贷”5000万元,新增脱贫户小额信贷1.9亿元。积极推进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与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针对新识别监测对象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加强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开展特殊老年人群体集中照护和残疾人家庭“一家一年一事”帮扶解困行动,受益人数1000余人。
今后,隆德县将持续聚焦农民增收核心目标,深化“四项措施”实施成效,在就业提质、产业升级、集体增收、政策兜底上再加力,不断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群众幸福底色更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