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9月9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9日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获悉,近年来,贺兰县紧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将适水产业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人才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驱动作用,通过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全力构建支撑适水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高地,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贺兰县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适水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技术瓶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精准的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通过设立高精尖缺人才评定奖励、导师帮带项目等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贺兰县着力引进一批掌握前沿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熟悉市场运作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同时,贺兰县注重本土人才的挖掘与培养,鼓励本地实用技能人才、青年后备人才投身适水产业发展,形成内外联动、层次分明的人才梯队。截至目前,贺兰县适水产业相关企业引进硕博人才58名,累计认定全职或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5名,并通过实施人才小高地、导师帮带等项目培养本土水产人才120余人。
为持续提升适水产业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贺兰县积极拓展培养渠道,创新培养模式。一方面,贺兰县长期与清华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福建集美大学、宁德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助推渔业发展呈现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贺兰县委人才办积极搭桥,定期组织开展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及时更新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与技术技能。
通过持续的人才引育工作,特别是类似高端研讨班这样的精准赋能活动,贺兰县适水产业的人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推广应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适水产业正逐步成为贺兰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贺兰县水产品产量连续九年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养殖水面积稳定在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水产品亩均单产超过1120公斤,同比增长2.3%,年产值达9.47亿元,是西北地区平均值的4.9倍以上,位居西北地区首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