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8月30日电 (徐英凡)今年,银川市在全区率先开展市级层面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为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支撑、决策支撑和质量支撑。
银川市坚持高位推动,在市教科所专门设立质量监测室,将监测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印发《银川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强化市级统筹、县区主责、学校改进的三级联动机制,实现分工负责、有效衔接。同时借助专家力量,邀请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专家团队和本地督学承担监测工作,负责工具研制、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结果解读等重点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在监测保障方面,银川市突出协同联动与规范管理。市、县两级教育局、政府教育督导室、教科研等部门协同推进,将结果应用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试题命制紧扣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设计监测学科试卷及师生相关因素问卷。考务管理全面规范,统一印制监测实施手册和工作证件等,严格落实保密流程,配齐人员并开展系统培训,由市级责任督学进行巡考视导,保障监测工作安全、有序实施。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银川市注重扩大覆盖、强化应急和正面引导。在国家监测的基础上,扩大监测范围,将监测范围扩展至全市74所初中学校的七、八年级学生和教师,总计覆盖近7万名学生和4200多名教师,为全面掌握区域教育质量整体状况和差异情况提供坚实保障。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后勤服务,有效防范迟到缺考等现象。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和政策解读,积极引导社会和家长科学认识监测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此外,银川市着力推动监测数据服务于教育决策和实践改进,并累计生成市、县、学科、教师及学生等不同层面监测报告2700余份,通过召开反馈会、组织专家赴县区解读等方式,帮助各地和各校理解数据含义。将结果应用与“两县”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双减”及集团化办学等重点工作结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银川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通知》,督促制定分学科、分学校的改进方案,切实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银川市通过系统化、多层次、全覆盖的质量监测体系,不仅实现了对区域教育质量的精准“把脉”,更初步形成了教育治理的良性循环,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