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7月31日电 (记者 于晶)近日,由福建援宁工作队红寺堡区工作组联合红寺堡区教育局、团委共同举办了“闽宁少年手拉手”红石榴夏令营研学活动,30余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青少年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惠安县等地,零距离体验非遗、实践探索科学奥秘,与福建的小朋友们互学互爱,以实际行动书写闽宁情深的青春绘卷。

研学首站,孩子们走进福州大学,承载厚重历史的校史馆、科技感满满的化工实验室、风景如画的大学校园……都深深触动了孩子们求知的心灵。
在福州大学,3名第五中学教育集团的学生还见到了他们最想见到的人。今年6月,福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刚刚结束在红寺堡区1年的支教工作,听说学生们要来,正在休假的3名支教志愿者专程返校来看孩子们。“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我亲爱的学生们,在红寺堡的1年是我最难忘的时光,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回去看看。”支教团团长叶智媛动情说道。福州大学自1999年起连续26年对口红寺堡区开展支教工作,百余名支教志愿者不仅用青春在西北大地书写奋斗答卷,更与相隔千里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情谊。
在泉州市培元中学,研学营的孩子们和该校学生互相推荐家乡美食好物,互赠礼物,共同探讨学习问题。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少年特有的纯真迅速拉近了两地学生的距离。“我的家乡在宁夏红寺堡,那里没有这儿的大海和森林,也没有这里的繁华街市,但我家的枸杞特别甜,欢迎大家来我家摘枸杞……”红寺堡区第五中学八年级学生马倩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
“我知道我们校长就是培元中学的老师,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同学到福建研学。”红寺堡区罗山中学学生李明口中的校长陈轸,2001年就曾作为支教队员到宁夏支教,自2022年作为“组团式”帮扶教育人才到红寺堡区罗山中学任校长以来,他毫无保留地把福建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罗山中学,并设立了山海班和宏志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惠安大地上,独特的文化风情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惠女风情园里,身着特色服饰的惠安女娓娓道来民俗故事,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触动着青少年的心灵;雕艺文创园里的精美石雕巧夺天工,让孩子们惊叹于“石头上的艺术”;崇武古城的斑驳城墙上,历史的回声在耳畔萦绕。红寺堡区罗山中学学生户阿瑞感慨道:“这次的研学让我感觉书本上的知识都活了过来,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把外面的知识带回家乡”
六天的研学中,从高校到村落,从历史博物馆到现代化街区,这群来自祖国大西北的孩子在实践中汲取知识,在交流中凝聚情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红寺堡区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研学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们开阔眼界、提升学识,更能让他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斑斓魅力,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青少年搭建更多交流平台,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