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气温持续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提升市民防溺水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银川市各部门积极行动,全面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防范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广大中小学生是防溺水宣传的重要群体,为此,银川市水务局河道管理所向中小学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与防溺水宣传资料,并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制作展板,敲响安全警钟。同时,加大对重点时段、水域及危险区域的巡查力度,以周末、节假日为节点,采用“河长+检察长+警长”模式,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行动,日常巡查与专项执法结合,劝阻河道内垂钓、游玩、戏水人员。

作为银川城中重要的生态景观长廊,入夏以来,唐徕渠管理处巡护人员每日对渠段进行高频次巡查,同时在重点时段增派人员定点值守,及时劝阻涉水危险行为。该管理处还在渠道城市段交通要道、人员密集处等区域每隔50米科学配置救生圈、救生杆等救援设备,并设置醒目的防溺水警示标识,逐步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与此同时,银川市多个社区举办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向青少年介绍溺水危险性、水域识别、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演示自救自护与救助方法,讲解急救措施,通过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防护网,让安全意识扎根青少年成长全过程。

记者了解到,银川市拥有众多水域,各有特点,危险也暗藏其中,城区各湖泊水域:如宝湖、北塔湖等,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水深较深,最深处近5米,湖底水草丛生。一旦陷入水草或遭遇复杂水流,很难脱身。比如,唐徕渠全段水流速度快,城区渠段水底和两岸为坚硬水泥板,无抓手,下水野泳一旦遇险,难以自救。典农河水域深浅不一,岸边水草多,行走或钓鱼时易滑落,水性不佳者靠近危险大;滨河大道两侧水域水势深,堤坝多为斜坡且湿滑,市民易失足滑入水中;贺兰县金山水库部分水域水势深,雨后水浑浊,难以分辨溪水深浅,易误入深水区;黄河夏季水流量大,各处深浅不一,有漩涡,贸然下水极易发生溺水事故。
面对这些水域,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应牢记“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施救。家长要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做什么、和谁去、何时回来。
银川飞天应急救援促进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一旦落入水中,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很重要。会游泳者若因脚抽筋溺水,可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脸浸入水中,用力拉抽筋下肢拇趾,直至剧痛消失。不会游泳者应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呼吸,呼气浅、吸气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大声呼救等待救援。同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加速体力消耗。若有漂浮物,如空水瓶、木板等,应立即抓住利用浮力。在水中大声呼救时,应清晰发出求救信号,引起岸边或附近人员注意,并挥手示意,让救援人员能快速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非专业人员切勿盲目下水救援,应优先呼叫专业救援人员。可使用竹竿、绳子、救生圈等工具进行间接救援。若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无呼吸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时,需掌握正确方法,如按压位置、频率和深度等。
生命无价,溺水危险不容小觑。希望广大市民牢记防溺水知识,远离危险水域。家长也应看管好孩子,学校、社区及各部门也将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共同守护生命安全,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清凉的夏日。(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