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5月23日电 (记者 杨迪)“以前找活全靠熟人打听,不仅麻烦还浪费时间,现在村党支部直接发布用工需求,农闲时候还能在家门口接活,一天挣百来块,心里踏实。”近日,宁夏青铜峡市叶盛镇光明村村民陈佳宝笑言。
今年以来,为解决村与村之间用工信息不通畅、短工荒等问题,青铜峡市探索建立“跨村联工”务工模式,以镇为单位动态对接各村种植大户用工需求,以村党支部为单元实时发布用工信息,高效推进农村闲散劳动力就近输出、灵活就业,实现“待业在家”到“田间上岗”的无缝衔接。
“五月正值辣椒栽种关键期,隔壁光明村及时向我们输送劳动力,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保障了辣椒种植进度。”叶盛镇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孟新豹说道。
作为青铜峡市农业重镇,叶盛镇依托多元产业优势,通过整合镇域水稻、辣椒、黄花菜等产业的耕、种、管、收全环节用工需求,搭建起“需求发布-技能培训-劳务对接”的一站式服务链。据悉,此次接到张庄村辣椒栽种紧急用工的需求后,迅速招募临近村零工人员60余名,并就运苗、挖坑、放苗、填土等环节注意事项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务工村民技术娴熟、配合有序。本次跨村协作共栽种辣椒苗6000余株,为参与务工的村民日均增收150余元。
“过去,各村用工信息不联通、用工模式粗放,常面临‘此村农闲无收入’,彼村‘农忙难招工’”的困境,现在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的‘跨村联工’模式,不仅能够高效匹配务工人员,还能让每个村都‘分得一杯羹’。”叶盛镇组织委员何欢说。
如今,“跨村联工”模式正从叶盛镇向青铜峡市农业领域快速复制推广,瞿靖镇毛桥村的港菜栽植梳苗、邵岗镇连湖社区的西红柿采摘拣选、大坝镇滑石沟村的菌菇粗加工等季节性用工场景,均已纳入各镇劳务用工统一调度体系,构建起“一村发布、多村联动”的用工新格局,推动零散劳动力向“组织化”就业转变,将就业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助力大批农村零工群体稳岗就业。
“‘跨村联工’务工模式有效破解了各村‘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双向矛盾,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钱袋子’与‘幸福感’的双提升。”青铜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立足不同产业用工需求,深化联动机制,让“闲时劳动力”真正变成“增收生力军”,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可持续的人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