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5月23日电 (记者 于晶)凉亭下的快板宣讲声朗朗上口,移民妇女合唱团的歌声悠扬欢快,村史馆里记录着乡愁与变迁……近年来,银川市金凤区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通过品牌宣讲、文化浸润、阵地升级、积分激励等创新举措,推动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焕发农村精神文明新活力。
“花了大钱备酒席,吃得身体都不适,铺张浪费不文明……”在丰登镇联丰村的凉亭下,“联丰大妈快板说”用方言土语将大道理转化为“家常话”,引得居民连连鼓掌。金凤区打造“百姓之家南墙根”“王姨母说彩礼”等特色宣讲品牌,将政策理论融入快板、小品等文艺形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让文明新风悄然浸润民心。
在良田镇,“移民妇女合唱团”用一首《幸福的花儿把心唱美了》唱出搬迁后的新生活。这支由50余名农村妇女组成的队伍,5年来参与演出40余场,从羞涩腼腆到自信登台,成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的生动缩影。此外,金凤区连续6年开设“农村妇女扫盲班”,惠及1840余人;针对乡村青少年开展“小橘灯职业体验”“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以文化赋能补齐素质短板。
金凤区今年提升改造村史馆、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5处,年均举办农民运动会、乡村“村晚”等活动300余场。创新推行“积分超市”机制,将文明举止、志愿服务等转化为可兑换的积分,累计评选“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典型200余户,推动乡风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
截至目前,金凤区已创成自治区级文明村镇4个、银川市级2个、区级11个,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蔚然成风。金凤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一村一品”文明实践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精神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