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记者从银川市体育局了解到,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入围城市名单的公示》,经过严格评审与审核,最终确定入围城市30个,银川市榜上有名。

银川马拉松发展成为城市品牌赛事。(资料图片)
自国家体育总局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以来,银川市委、市政府成立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专班,建立体育产业协调机制,30余家成员单位分工明确,218个体育社会组织、8000多名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同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将体育产业和消费情况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重点工作中统筹推进,财政、体育部门共同编制体育产业、体育赛事活动预算,并纳入政府年度预算予以保障。

一批新兴体育项目逐渐落户银川。(资料图片)
截至目前,银川市完善场地设施建设、健身休闲活动、竞赛表演等11个门类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体育经营主体3157家。每年组织体育活动200项次以上,参与人数超过100万人次。2024年,全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同比增长约10%,通过扎实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累计建成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21类体育场地13160个,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90%以上,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4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8.7%。

市民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健身。
今年,银川市将以“体育赛事+”融合发展促消费,在旅游景区、生态农庄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场景中导入体育旅游项目。深化贺兰山东麓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持续开展体育进校园,打造“一校一品”优秀典型,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壮大体育消费群体,完善社区“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开设运动医学门诊,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打造“运动健康中心”等载体。持续推进“百姓健身房”建设,组织实施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和“国球两进”惠民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持续优化银川马拉松赛、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半程马拉松路跑双季赛等一批高端品牌赛事,引领体育产业发展。(宁夏日报记者 高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