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五个认同”,是加强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古往今来,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开辟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三交”之路,留下了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历史佳话,呈现出频繁互动、交融共生的历史格局,绵延不绝发展至今。中国民族报社、中共银川市委统战部、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四个共同”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实事并进行转化,共同推出“小宁大讲堂”——“三交史话”系列动漫短视频。
准备去新疆旅游,推荐逛逛新疆的巴扎。巴扎就是集市,不过不是现代的大超市,而是传统集市。在里面,可以买各种新疆的土特产、手工艺品,还有牛羊家禽。有的巴扎上还有麦西来甫、顶碗舞等歌舞表演,甚至有高空走绳、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
集市到处都有,但新疆的巴扎听起来格外热闹。新疆巴扎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在元代史书上就有记载,距今至少有800多年了。新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所以东来西往的商旅特别多,贸易的需求大。
据清代的文献记载,那时在叶尔羌地区的巴扎上,不仅有来自山西、陕西、江浙一带的商人,还有来自中亚安集延、克什米尔的;在阿克苏、喀什等地的巴扎上,还出现了英国、俄国的商人。
巴扎的开放时间有规律,一般按星期排列,一周之中的任何一天都有可能成为巴扎天。最初,只是农牧民在附近找一块空地,将自家用不完的家禽、农副产品拿出来卖,后来手工业者、商人也加入进来,巴扎规模不断扩大,巴扎的开放周期就被传承下来了。
开放性正是巴扎的特点。南来北往的人都过来做生意,不仅带来了新鲜的物产,还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消息。对于过去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牧民来说,逛巴扎可是一种休闲方式和社交活动,大家结伴而行,在买卖之余,还可以了解时事、增加见闻、交换信息、加深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
活跃的商贸,聚集的人群,还有歌舞文体活动,听起来就很欢乐。千百年来,人们在巴扎上交换物资、交流思想、交融文化,这里既是欢乐的集市,也是交往的舞台。